乙肝小三阳能治愈吗 夫妻一方是小三阳可怕吗

导读我国是乙肝大国,全国有近1.2亿的感染者。基于这样严峻的形势,国家自2000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自此,13岁以下少年儿童感染率迅速下降,只有1左右,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到目前为止,全国的感

我国是乙肝大国,全国有近1.2亿的感染者。基于这样严峻的形势,国家自2000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自此,13岁以下少年儿童感染率迅速下降,只有1%左右,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

到目前为止,全国的感染率已经由高峰时的10%以上,下降到7.18%左右,低于高流行区8%的标准,变为中流行区。

乙肝病毒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传播,现在的新发感染,主要是在母婴之间传播。近年来不少医院推行母婴阻断技术,大大减少了孕母在分娩前后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的几率,所以那1%的幼儿感染主要发生在宫内。要知道,怀胎十月之久,胎儿完全靠母体血液提供营养,即使胎盘存在天然阻隔病毒的屏障,部分病毒“偷渡”到胎儿体内也是难免的。

因此,孕前和孕期做好乙肝检查,发现病毒载量较高时及时到专科就诊,服药抑制病毒,高危孕妇到专科进行母婴阻断治疗,胎儿出生后按规定接种疫苗,乙肝妈妈给宝宝喂奶注意其有无口腔溃疡、疱疹等,就能大大降低婴儿感染乙肝的几率。

乙肝病毒为何难以清除

我国乙肝感染者之所以那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药物很难清除这种病毒。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主要是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在西方国家干扰素的疗效很不错,60%~70%都有效,在中国就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这是因为西方人感染的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主要是A型,而我国感染的以B、C型为主,它们对干扰素的敏感性较低。核苷酸类药物通常只针对病毒其中一个基因位点进行攻击,经过一段时间用药后,那些对之敏感的病毒被杀灭,不敏感的病毒,或变异的病毒,会出现耐药情况,检测体内病毒载量不降反升,甚至越来越高。例如已在临床使用多年的核苷酸类药拉米夫定,刚面市时很有效,到现在耐药率已达20%以上。

如果将病毒DNA测不到、乙肝两对半中的“表面抗原”转阴作为治愈标准的话,那么即使将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治愈率也只有不足10%,当中还包含1%的年自然转阴率(即不用药每年也有1%的患者自然转阴)。能从大三阳变成小三阳的,相当于病毒从繁殖活跃变成不活跃,也只有20%~40%。

当然,用药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正如警察和罪犯的比喻,慢性感染者只有长期应用抗病毒药才能将乙肝病毒的数量压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最大限度地防止病毒损伤机体,预防各种并发症,延长感染者的寿命。研究显示,如果不做任何抗病毒治疗,那么感染者3年内演变成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达到21%,坚持服用抗病毒药,则可能性大大降低到9%。

但是,由于我国医保覆盖面不足,很多抗病毒药物无法报销且价钱偏贵,例如新面市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替诺福韦酯,效果很好,耐药性低,价钱却比较昂贵,直接导致不少感染者放弃治疗或者不能坚持治疗,也有的人是因为觉得治愈无望而失去信心等。

接种疫苗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是在研发抗艾滋病病毒药时无意中发现的,而且西方慢性携带者较少,现有药物也比较有效,所以大型药企没有投入很多精力和经费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药企针对中国的病情展开研究,探索乙肝病毒的生活史,真正可以攻击病毒多个靶点的新型药物有望在5~10年内面市,届时,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可以得到长期抑制。

但在新药出现之前,预防尤为重要。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最有力的途径,保证新生儿计划免疫就能有效切断乙肝的传播。

事实上,感染时的年龄是乙肝会否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最主要因素。胎儿、新生儿一旦在孕期、分娩期被感染,日后变成慢性携带者的风险高达90%,而0~5岁则降至25%~30%,5岁以后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5岁前接种疫苗,产生了抗体,虽然日后抗体浓度会逐渐下降,甚至消失,但并不等于没了防御力,因为接种疫苗使免疫系统认得这种病毒,只要遭受入侵,体内就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与补种疫苗的效果类似。

有些人连续接种几次都不产生抗体,可能是身体对这种品牌的疫苗不敏感,建议换一个品牌试试。如果还不行,就有可能是身体对乙肝病毒不敏感,虽然没抗体,但也不容易受感染,所以也不用特别担心。7.28世界肝炎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俊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