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鸟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谁的诗句)

导读

贾岛(唐)《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驴在官道上行走,吟成《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于是他在驴背上,一面嘴里念叨着,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不知不觉地,他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韩愈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着驴子怎么不朝前面看路?”贾岛慌忙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在驴上得诗,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敲’字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于是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从此他和韩愈成了朋友。这就是“推敲”典故的由来

能够提出如此问题,说明题主具备较高的古典诗词修养,首先向题主致以敬意!此名句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推”与“敲”也成为典故而流传于世。关于推与敲用哪个更为合适,实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诗人究竟为何先用“推”字,后来又改为“敲”字呢?这就要看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了。一、锤炼诗句的典范,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爱好古典诗词的朋友肯定记得以下诗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也是贾先生《题诗后》一诗的名句。意在说明每一个佳句都不是轻易所得,而是经过苦吟推敲后才能得之。“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这是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一诗,古人是以蓄须为美的,以捻断须发来说明苦苦吟咏一字的得失,更加形象和逼真。“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源自清代诗人顾文炜的《苦吟》一诗。为吟得一字之美,不惜忍受半宵之寒。追求逼真形象之情,呼之欲出,溢于言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圣宁可以生命为代价,换得语出惊人之豪情壮志,实乃感人至深。以上佳句,都是古代诗人锤炼诗句的典范事例。古人为了写出凝炼佳句而苦苦追求的精神,不能不令人钦佩之至。尽管以上佳句都很精辟,但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相比,还是要逊色许多。因为以上佳句只是在阐明道理和抒志,而此句则是有人有物有景:月夜下的庙门前,池塘边的树上有鸟儿在栖息。月夜、池塘、庙宇、树木、鸟儿,在这五种情境下,一个人去开门,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呢?注意,前提是在上述的五种情境下(不是在平常时刻)。于是便出现了如下评述:一是有评论说,用“推”字不合适,不打招呼擅自闯入,显得不礼貌,所以改用了“敲”字。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它显然是另一个范畴的事,不是在探讨诗词本身的精辟。二是有评论说,在静悄悄的夜晚,用“敲”字容易惊动树上栖息的宿鸟,还是用”推'字比较适合。这更让人哭笑不得。爱护鸟儿固然没错,但它不是在探讨诗词,而是进入了保护动物的范畴。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个通病,既:离开了探讨诗词本身去考虑问题,属于审题不仔细,答跑题啦!看来,好的诗句,确实需要作者付出极大的心血。二、之所以把“推”字改为“敲”字,是为了增加诗句的美感可以想见,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月光如银洒在平静的水面上,鸟儿在树上已经睡着了,一个僧人来到庙门前,正要推门进入。此时此刻,诗句中是用推还是敲好呢。诗人捻着胡须在沉吟着。倏地,他眼前一亮:如果推门而入,故事就结束了,无法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与月光、鸟儿、池塘、庙宇、树木,都没有关系了。而如果敲门,当、当、当......当、当、当......一切都活了,鸟儿从睡梦中醒来飞出树梢,树枝晃动扇起的风,吹起一泓池水波光荡漾,倒映在池水中的月光随之摇曳,庙门开了,里面传出人声,人、鸟、水、树,月、风都动了起来,整个诗篇变得灵动又鲜活......此情此景,“敲”字是不是比“推”字好得多呢?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robots”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