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州最好大专职业学校

导读2019年8月,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两名来自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年轻学子——陈君辉、李俊鸿,最后站到最高领奖台上,获得混凝土建筑项目的世界冠军。2019年10月,杭州浙江大学,

2019年8月,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两名来自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年轻学子——陈君辉、李俊鸿,最后站到最高领奖台上,获得混凝土建筑项目的世界冠军。2019年10月,杭州浙江大学,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广州城建职业学院“AI智能造字:中国智能造字领航者”项目获全国总决赛职教赛道银奖,成为本届大赛职教赛道唯一获此殊荣的“互联网+”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类创意项目,这是广东省获奖高校中唯一来自民办院校的项目。此外,城建学子还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一所年轻的民办职业院校何以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近日,记者走进花园式的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探寻这所职教名校的育人之道。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鸟瞰图

一、一个目标:“办一所像样的大学”

谈起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亲切随和的蒋新华校长高屋建瓴,尽显严谨专业的学术之风。通过蒋校长的条分缕析,学校的育人路径、发展战略在记者眼中渐渐清晰起来。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前身为广州大学城建技术学院、广州大学城建学院,2007年独立设置,由广州天马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广州精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举办。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刘维嘉董事长“办一所像样的大学”的愿景,坚持“以质量特色立校,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探寻中国民办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之路。

学校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发挥民办学校的体制机制优势,从法人治理结构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学校落实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立校务管理委员会,在董事会闭会期间代行董事会决策权,建立起校管会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校、民主管理的体制,形成出资者、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相互制约的高效运行机制。党委书记作为董事会成员参与研究学校重大事项,充分发挥党委把关定向作用。

2007-2012年,是学校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5年,是城建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5年。建校伊始,百事待举,学校领导励精图治、集智竭力,共同制定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08-2017年发展纲要》,明确办学目标与定位,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综合管理逐步规范。学校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主线和中心来抓,短短4年便发展成南粤“职教新星”。2011年,学校在“2010年度广东教育年度总评榜”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民办学院”,成为广东民办高校“晚起步、快发展”的典型。2012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3-2017年,学校按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标准加强学校建设,瞄准标杆院校,集中学校实训基地、科研平台、教师团队等多方资源优势和力量,攻坚克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学校发展走上快车道,先后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节能型示范高校等。

城建学院校园一隅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创新发展促进了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双增长,截至目前,学校有9个二级学院近50个招生专业,在校生数量从独立设置时的3000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近20000人,连续4年学校招生人数超过7000人,报到率连年超过90%,高考招生文理科投档分数均排名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漫步城建学院,校园林木葱茏,掩映着一栋栋别具风格的现代化建筑,清澈静谧的凤凰河从校园蜿蜒而过,荔香湖畔一张张洒满阳光的青春笑脸展示着城建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当年刘维嘉董事长“办一所像样的大学”的愿景正逐步变得清晰。

二、“两轮”驱动:以创新强校、申本发展促内涵建设

2018年,蒋新华出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校长。作为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副校长、福建工程学院的原校长、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有着自己独到的治校理念。来到城建学院,蒋校长在董事会、校管会的领导下,带领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创民办高水平高职院校和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新一轮发展目标,并依托“创新强校工程”A类规划建设和“申本发展”这“两轮”驱动,以产教融合促内涵建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效提升。

城建学院作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A类规划建设的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年度考核成绩排名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在“2019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中位列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2位,在“金苹果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4位。

智能制造创新应用省级公共实训中心承接企业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

据蒋校长介绍,为主动适应“互联网+”“中国智造20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和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城建学院确立了“打造建筑类专业品牌、增强先进制造类专业优势、培育现代服务类专业特色、拓展电子信息类专业空间”的专业分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土木建筑、经济管理、电子信息、艺术设计、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等六大专业群格局。

为实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学校以“动态考核”为手段,按照“国家骨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重点专业、预警专业、停招专业、新设新办专业、一般专业”等几个类别分类开展专业诊改,通过采取“扬优、支重、改旧、扶新”的优化方式,加强专业设置引导和调控,在紧缺领域人才培养专业做“加法”,对产学结合难以深化、招生就业情况不佳的专业做“减法”。通过集中力量组建专业群,将原来分散的单个专业发展目标整合到专业群整体发展目标上,资源配置指向更加集中,优势得以凝聚,品牌专业得以确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获批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筑工程技术成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及省一类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成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及省二类品牌专业,建筑设计、工程造价成为获批立项建设的省二类品牌专业,财经商贸公共实训中心成为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建筑信息模型(BIM)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校遵循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构建了以职业能力递进培养为主线,包含职业基本素质学习领域、通用技术技能学习领域、核心技术技能学习领域以及拓展技术技能学习领域等四大领域的课程模块,实现了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学校推行课程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以学生课程学习记录册、项目作品集、课程学习态度与职业素养为重点纳入到课程考核中,将学生参与“四师”工作室、生产性实训室的成绩转换成课程学分,实现了课程考核与工作要求的对接。

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工业机器人实验实训

学校通过“产学结合”,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据介绍,学校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广州城建-曙光大数据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华为网络与信息技术学院”;与新道公司(用友)合作成立全国首个“智能财务产业学院”;牵头组建以广州天马集团和广州市建筑集团为主导、以行业协会为依托的“广东城建职业教育集团”,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合打造了“广东城建职业教育集团建筑产业园”。据统计,学校现有合作企业300余家,建有 288 个实验实训室,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95个,获央财、省财支持的高职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个,5个产业合作学院,建立了生产性实训项目库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托产教融合,学校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程内容、企业工作要求,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在学校办公室顾洪江副主任带领下,记者专程前往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项目的国家集训基地——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参观。该实训中心由学校联合东方雨虹等上市名优企业投资3900多万元共建而成,占地近300亩,可同时容纳1000人食宿与实训,按照“整体规划、全真模拟、先进实用、开放共享”原则,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按照“学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区域共享”产教育人平台,每年承担省内外培训、竞赛近万人次,实现了服务在校学生、服务企业与社会、服务政府的三大功能。记者在现场看到,实训中心有一栋三层“在建”建筑物,按1:1比例情景化还原施工现场及房屋建造全过程,涵盖砖混、框架、剪力墙等结构类型和基坑支护、基础工程等500多个工程节点的模型,以“模型化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破解建筑现场认知难题,实现了实训场所与工作环境的对接。经过在实训中心的摸爬滚打,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达到前沿先进企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并打造出多个像陈君辉、李俊鸿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赛冠军。

占地300余亩的现代建筑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面向国内外高校、企业开展技能培训与实训

在建筑产业园陈勇大师工作室,记者见到十多名学生正在参加第四期“城建-砼鼎精英实战训练班”,陈勇高级工程师现场为学生手把手传授上岗实操技能。据了解,工作室与广州砼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都由陈勇大师亲自坐镇主持,在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卓越人才培养、大学生实训基地建立、教科研课题申报、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业绩。工作室(公司)校企联合开展社会服务,其中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和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业绩显著,仅梅州市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设计任务和设计费就超过2000万元,项目撬动政府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记者了解到,目前全校共有13个这样的大师工作室。

作为广东省第二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单位,城建学院牢牢把握住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设立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统筹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采取“督导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评价,构建了智能诊改支撑平台和教学巡查与督导巡课系统,通过指标分析、纵横关联、画像对比、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诊改报告等形式实现对人才培养工作的管理、监控、预警、诊断。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参与及主持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三、职教“三和弦”: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的必然要求。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教师是是学校人才培养最有力的支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壮大;学校是广大师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学校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学校发展又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未来发展空间和前景,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

近年来,城建学院加快发展步伐、注重内涵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除被评为全国及省各类示范校外,还获得了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单位、广东省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试点院校、广东省获批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的民办高职院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学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

举行技能竞赛

学校积极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起重绩效、讲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和薪酬增长机制,制定了“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和活力。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蒋新华说:“城建学院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干事创业氛围,营造自由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让教师能够大胆创新,提高工作效益。”针对师资力量欠缺、领军人才不足等问题,学校把2019年作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年”,以“培养提升现有师资、大力引进高水平师资、调整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业绩成果”作为建设目标,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水平、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学校按照“按需引进、注重质量、突出实效”的思路,既注重人才引进的“量”,又注重人才引进的“质”。根据重点专业、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开展“凤凰学者”系列岗位招聘,聘请一批行业专家、知名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2019年11月5日,来自广西大学的吴波教授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签订了“珠江学者”讲座教授聘用合同,成为入驻民办高职院校的首位珠江学者。据悉,这是广东省教育厅首次批准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科)设岗。

在引进高质量人才的同时,城建学院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育,注重盘活“存量”。2019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表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来自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周晖和方金刚老师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同时揽下两项殊荣,实属不易。

周晖教授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颁奖

学校着力构建教师个人发展支持系统,根据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要,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国内外访学、进修,出台了《教职工在职攻读学位管理办法(修订)》,加大对员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励和资助力度,利用“菠萝山论坛”“荔香湖沙龙”等学术交流平台为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分享、教学诊断分析、工作问题研讨等服务。学校通过开展教师带薪企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把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学校实施分段式“双师”校本能力测评,将“双师”素质教师由知识结构为主的资格认定,转向以能力应用与贡献业绩相结合为主的综合测评。

为培育教学和科研团队,城建学院提出“一组三大”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团队遴选机制、团队目标管理机制、团队考核与激励机制,组建了以应用型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为载体的科研团队和以“双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和重大平台等为载体的教学团队,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带动团队攻大项目、立大课题、出大成果。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学校的使命所在。为此,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党员工作站和辅导员工作站,通过思想上引导、生活上督导、心理上疏导、学习上指导、活动上教导等方式,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树立“用爱铺就学生未来”的工作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CAS工作模式,关爱学生、赏识激励学生、支持帮助学生;大力推行“阳光城跑”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让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人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勤劳、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志鸟先飞”工程,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加强职Q训练,促进学生就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得到了锻炼和提升。2011年以来,学生获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奖项661项,“学在城建”已成为广东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闪亮名片”,学校办学成果和育人模式多次登上各大网络媒体“搜索”。

学校不断发展,教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成长成才,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智慧之光、希望之光。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潮中,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探索者、奋进者,共同为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职教人的智慧和力量。

十多年风云激荡,十多年春华秋实,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发展经受过风雨的考验,经历过“涅槃重生”的洗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正劈波斩浪,书写着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俊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