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师讲堂——因AI之名”开学第一课举行

导读人工智能技术要说是近些年来相当受到关注的一种现代科学技术了,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更多的领
 
       人工智能技术要说是近些年来相当受到关注的一种现代科学技术了,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更多的领域和行业当中发挥作用。同时更多的高校也是有了人工智能专业或者是开办了相关的一些人工智能技术课程。而近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组织和主办的学术活动“大师讲堂——因AI之名”,作为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开学第一课”,以“云上”在线直播的方式召开。

2020年9月21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组织和主办的学术活动“大师讲堂——因AI之名”,作为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开学第一课”,以“云上”在线直播的方式召开。本次“大师讲堂”由两位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专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三院院士迈克尔·欧文·乔丹(Michael I. Jordan)教授和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向洋博士联袂带来精彩的学术盛宴。会议由北京大学副校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如院士主持。

迈克尔·乔丹带来了题为“Towards a Blend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Microeconomics”的报告。报告中,他回顾了机器学习发展历程,分析了机器学习面临的重要挑战,指出过去的机器学习重点在模式识别,提出未来机器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智能决策,特别是支持交互式的决策。迈克尔·乔丹介绍了他的最近工作,例如在模型层包含引入传统的老虎机模型建立老虎机市场,在方法层利用强化学习处理需要一系列决策的情境,考虑在线、连续、异步的决策等。在系统层,迈克尔·乔丹重点介绍了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RAY。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不同,RAY不仅是提供了分布式函数抽象来处理分布式任务,还提供了分布式对象来建模分布式行动者。

沈向洋作了题为“浅谈人工智能创造”的报告。在报告中,沈向洋为广大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人工智能未来变革的思考,提出了“AI Beings”这一新颖的概念,并结合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在演唱、绘画、诗歌创作、音乐创作等领域的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工智能从人类创造者那里的学习,以及与人类创造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对人工智能近年来在“创造”领域的迅猛发展的判断,沈向洋指出,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比如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这些技术的发展,肩负着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未来,推动历史进步的责任。沈向洋鼓励莘莘学子和科研工作者,不断鞭策自己去更好地预判未来、定义未来,并在不确定中有勇气去推进未来的实现。

学术报告结束后,迈克尔·乔丹、沈向洋和与会嘉宾、直播平台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黄铁军教授和黄罡教授共同主持了问答和交流环节。

本次“大师讲堂”是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的精品学术活动系列中的第一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选择了在线直播方式,但依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统计,在各大直播平台上观看人数分别为:快手203,146人、抖音77,558人、百度111,623人,B站7,800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协办本次“大师讲堂”,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为本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阳”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